以色列深度游学之旅(二)
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说过:“犹太人最大的传统就是不满足,这对于政治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于科学来说绝对是好事”。
也许是这样的,早在2013年以色列人均GDP就已超3.5万美元,世界排名第25位,与英国、中国香港相当,其中科技产业对GDP的贡献比例在世界上排第一、人均风险投资额全球第一。其国土面积与北京相当,人口不过800多万,但却成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第三多的国家(排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2012年刚被中国超越),超过了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总和。
即便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仍然保持5%的年均经济增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表示有信心保持这样的速度再发展30年。这位总理把“犹太人不仅自称是上帝的选民,而且是敢与上帝较量的人。”善于挑战和创新的国民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他们来说,没干成的事多是不想干,想要干的事很少干不成。
这个资源极度匮乏的民族如何在1948年才建国开始,就干成了如此多的事以取得骄人的成绩?又如何在短短几十年内飞速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创新创业圣地的?
带着强烈的好奇与疑惑,我们开启了第二天的以色列深度游学之旅。
我们从参与“中以心血管大会”开始,而后陆续体验了以色列的创新产品、参观了其创业孵化器、对话创业者,以直面这个民族的创业、创造能力,感受这个国家的创新力。

享投团队参加了【以色列心血管创新大会】,参会内容主要有与以色列领先的医疗创投Goldmed Ventures合伙人会面、参加圆桌论坛等;同时这也是中以心血管创新合作组织ICICO正式成立的日子,这个组织成立后将搭建全球范围内的心血管创新平台。其中主要参会人员有:Arnon Afek教授-以色列卫生部长、葛均波教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Chaim Lotan教授 - ICI大会创始人,Hadassah医学中心心脏中心负责人、Mr. Avi Luvton-以色列创新局,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亚太及中国区域负责人。

群蜂社CEO蔡聪带领我们第一支以色列创新基金及20多名投资人参与大会


葛均波教授分享

会议现场
直面以色列的创新力
在特拉维夫证券交易中心和内部的以色列创新中心,我们见识并亲身体验到了领先的AR、VR产品、各类新颖实用的软件产品。

我们在以色列证券交易中心

聆听关于以色列创新力的详细介绍

我们在体验VR产品

利用太阳能直接可以从空气中收集水份并转化成直饮水的设备

体验中心的各类创新产品
之后,我们继续前往特拉维夫老街区Neve Tzedek以及Shalom Tower内部由政府支持的小型众创空间——市政图书馆众创空间;

罗斯柴尔德大街——以色列创业大街
罗斯柴尔德大街,是特拉维夫地价最贵之处,以著名犹太金融家族“罗斯柴尔德”的姓氏命名。在这条大街上不只有充满历史色彩的包豪斯建筑群落,更有数百家大大小小的新创公司在这周围1平方英里的地方。

我们在罗斯柴尔德大街上

罗斯柴尔德大厦
感受特拉维夫悠久的历史和崭新的活力

大街两边白色的“包豪斯”建筑群落是特拉维夫市的重要特征。这些建筑的外表为白色或混凝土色,窗户小,墙面多,方正平顶,如火柴盒式样,正面往往有开阔的阳台。“包豪斯”建筑风格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德国,由当地的犹太人创立和倡导,后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化而纷纷移居到尚未建国的以色列区域,也把这种简洁明了的现代主义风格带入了特拉维夫,促成了特拉维夫新城区的急速发展,也缔造了这里独特的建筑风格。2003年,特拉维夫市区由于这些白色的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特拉维夫白城”的称号也因此享誉全球。

种族优先的移民政策吸引了流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到以色列生活、创业,因此以色列也有着许多不同风格的餐厅,我们中午在这家意大利餐厅,品尝到了烤得香脆美味的面包和最正宗的蘑菇酱意大利面。
估值高达160亿美元的众创空间——WeWork
午餐过后我们继续前往以色列WeWork总部参观,对话入驻信息通讯类企业。
WeWork最早起源于美国,它现在全球的23座城市拥有80个共享办公场所,分布在美国的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特区、旧金山、洛杉矶和西雅图等城市,以及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以色列特拉维夫等。

特拉维夫WeWork总部

我在WeWork的咖啡馆里

入住WeWork的信息通讯企业meucci创始人,他的产品可以在1秒钟内拨通电话,并且可以在手机通讯网络和Internet之间自由切换,大家都认为这跟传统手机通讯区别甚大,且有颠覆意义的,现场引发了我们热烈的碰撞与讨论。
特拉维夫现代艺术馆
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商务行程后,终于到了我们满心期待和倍感愉悦的艺术之旅——让我们共同走进毕加索、莫奈、夏加尔、梵高……








【群蜂社游学俱乐部】
作为群蜂社内部的精品“自组织”俱乐部,每年举办2-3次不同主题的高品质海外游学活动。在“长知识、阔视野、享人生”的同时,更是蜂友间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机会,大家共享社群的能量。俱乐部现有来自各行业、领域的创始成员40多名,均为参加过群蜂社游学活动的会员。
